新型病毒的恐懼是詭譎暗影,如同弗洛伊德(Freud)指出的不被理解的事物再度出現,就像是一個尚未找到位置的鬼魂。
另外還有名詞hypocrite(偽君子),也是在講表裡不一的人。The best way to deal with a micromanager is to update him frequently. 對付什麼都要管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頻繁地向他更新狀況。
要怎麼用英文來表示「管太寬」、「愛打小報告」的同事呢?一起看下去吧。Let me discuss the proposal with my colleagues. Ill get back to you. 讓我和同事們討論一下這個提案,稍後再回覆你。從字面上來看就可以知道two-faced它所代表的意義了。Tina has a reputation of being two-faced; she cant be trusted. Tina的風評就是她表裡不一,她不能被信任。Colleague也是「同事,同行」的意思,相較於co-worker來說較為正式。
1. co-worker / colleague 同事 在盤點各種同事前,先來學學「同事」的英文吧。Two(二)加上 -faced(臉部的,面的) ,就有「雙面人」的意思啦。其實該注意的是院內人力以及資源的問題。
一連串的錯誤產生後續的悲劇,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衛福部應該趁機給予補助及人力資源推行「防疫專責醫院」以及加強「醫院分級制並訂定業務層級」,各層級醫院做好各自該做的事情,減少目前業績導向的畸型健保生態,讓醫院能夠配置較多的人力來應付可能發生的巨變。這個結果,依照各國醫院院內感染的情況來說,其實真的毫不意外。此外,明明去年跟大眾說診所也是要在第一線的防疫前線一同作戰,但當診所因為疫情影響而經營不下去時轉向衛福部申請防疫紓困金,卻還要收取5%利息,比跟銀行借錢還貴,後來還是被全聯會抗議之後才退回來,而且只有因為接觸確診者停業才有補貼,平常花費的醫療防疫物資都是自行吸收。但還是得做(更別說那遙不可及的防疫獎金了)。
部桃的結果給我們看到,如果人力緊繃又需要到處支援(如資深住院醫師),就有機會發生交叉感染的情況,當時林口某醫院的院內感染,除了很幸運那幾間病房的醫療人員出入單純,加上人力勉強能調度,才有一些調整空間擠出隔離病房人力,但是對於資深住院醫師來說,到處支援是無法避免的。而醫療人員心心念念的健保改革,拖了一年最後只提了健保費率調整,根本無法解決大環境的問題。
大家在拼防疫時,衛福部又突然來個自費上限制定的突襲,被抗議之後先縮回去,然後馬上很快地又再硬幹通過。SARS時候的和平醫院,除了為了拒接SARS病患用肺結核病人將負壓病房塞滿之外,也因為業績導向(和平風暴紀錄片有提到和平醫院是北市聯醫當時收入最高的醫院)、加上院長隱匿疫情造成院內感控疏忽,當時更發生病人還沒出院消毒床位,新病人已經在病房等著要入住的畸形現象。沒有裝備人力防疫,還要被告公共危險罪。醫療人員挺在最前線,連清潔人員跟傳送人員都很辛苦,大家努力守在最前線,政府之前答應要給的,醫療人員都在等,最好可以連健保制度也可以趁這個好時機一併改變,藍營的某些人,就閉嘴惦惦去穿太空裝就好。
當衛福部一方面要求部桃當專責醫院,一方面又讓他們繼續有自己本身的業務,內科都還是繼續有收治相關病人,人力也沒有得到增援,加上塞給他們全國目前確診1/4的病人量,最後因為管控問題而發生交叉感染。文:No.4(住院醫師) 馬英九跟他從台北市再到總統府任內的那些衛生相關的官員之所以被討厭,因為他們不只無能,還傲慢,都不會是他們的錯,錯的都是別人,一副「如果沒有我做這個決定的話會死更多人,你們都該感謝我」,他們用這種話術洗腦自己,然後再向一般大眾說出他們那些神邏輯,試圖展現專業高度,但其實並沒有辦法說服民眾。醫生薪水太多了不該領這麼多錢。醫院營收以及人力安排的問題,也不可能養所謂「閒置人力」來以備不時之需,要「分艙分流」的情況硬分出一批人,實際上幾乎辦不到,頂多把某護理站設定成隔離區,但是光護理人力調派上就非常吃緊,尤其照顧武漢肺炎病患所耗費的時間精力(穿脫隔離衣等),所以一個人能照顧的床數更是有限
而醫療人員心心念念的健保改革,拖了一年最後只提了健保費率調整,根本無法解決大環境的問題。這個結果,依照各國醫院院內感染的情況來說,其實真的毫不意外。
SARS時候的和平醫院,除了為了拒接SARS病患用肺結核病人將負壓病房塞滿之外,也因為業績導向(和平風暴紀錄片有提到和平醫院是北市聯醫當時收入最高的醫院)、加上院長隱匿疫情造成院內感控疏忽,當時更發生病人還沒出院消毒床位,新病人已經在病房等著要入住的畸形現象。文:No.4(住院醫師) 馬英九跟他從台北市再到總統府任內的那些衛生相關的官員之所以被討厭,因為他們不只無能,還傲慢,都不會是他們的錯,錯的都是別人,一副「如果沒有我做這個決定的話會死更多人,你們都該感謝我」,他們用這種話術洗腦自己,然後再向一般大眾說出他們那些神邏輯,試圖展現專業高度,但其實並沒有辦法說服民眾。
一連串的錯誤產生後續的悲劇,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衛福部應該趁機給予補助及人力資源推行「防疫專責醫院」以及加強「醫院分級制並訂定業務層級」,各層級醫院做好各自該做的事情,減少目前業績導向的畸型健保生態,讓醫院能夠配置較多的人力來應付可能發生的巨變。醫生薪水太多了不該領這麼多錢。更別說,邱淑媞的現職還是部立桃園醫院的顧問醫師,當部桃成為專責醫院,有機會看到院內感控有可能漏洞時,他曾有以其公衛背景、又是前衛生局長的身份,給予任何感控的指導及建言嗎?如果沒有,為何爆發院內感染的時候反而是先批指揮中心?邱淑媞自己作為顧問醫師就沒有責任嗎? 這些之前草菅人命,蔑視醫護人員的政府官員到現在還不認錯,照當年馬英九在台北市議會講「防疫當前視同作戰」的邏輯,這些人就是在作戰時胡亂鬼扯擾亂軍心。Photo Credit: 中央社 去年某林口醫院院內感染之後開始要求分艙分流,但是在健保制度下各家醫院都以衝業績衝病人量,在這樣的畸形發展的情況下,醫院的人力資源本來就已經負荷80-90%的佔床。防疫津貼話講得很好聽,結果也是把醫療人員當賊,從嚴計算而不是從寬認定,至今仍有許多醫療人員沒有收到。哪次不忍的,都忍幾十年了。
但還是得做(更別說那遙不可及的防疫獎金了)。沒有裝備人力防疫,還要被告公共危險罪。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執政者請信守承諾,在野的某些人少講點話就是最大幫助 當然,絕大多數醫護目前還是會相信現行的防疫策略,因為這一年下來,這些防疫的策略是有根據、邏輯跟目的的,醫療人員就算被壓榨了還是相忍為國。大家在拼防疫時,衛福部又突然來個自費上限制定的突襲,被抗議之後先縮回去,然後馬上很快地又再硬幹通過。
醫院營收以及人力安排的問題,也不可能養所謂「閒置人力」來以備不時之需,要「分艙分流」的情況硬分出一批人,實際上幾乎辦不到,頂多把某護理站設定成隔離區,但是光護理人力調派上就非常吃緊,尤其照顧武漢肺炎病患所耗費的時間精力(穿脫隔離衣等),所以一個人能照顧的床數更是有限。當衛福部一方面要求部桃當專責醫院,一方面又讓他們繼續有自己本身的業務,內科都還是繼續有收治相關病人,人力也沒有得到增援,加上塞給他們全國目前確診1/4的病人量,最後因為管控問題而發生交叉感染。
此外,明明去年跟大眾說診所也是要在第一線的防疫前線一同作戰,但當診所因為疫情影響而經營不下去時轉向衛福部申請防疫紓困金,卻還要收取5%利息,比跟銀行借錢還貴,後來還是被全聯會抗議之後才退回來,而且只有因為接觸確診者停業才有補貼,平常花費的醫療防疫物資都是自行吸收。明明去年健保業務量大減,但在健保總額制度下,點數沒有調回去,醫院的營收變更少,在人力的安排上會更加吃緊。但是,要批評防疫策略也是醫護人員出來批評,要提建設性的言論也行,但有些直接不把醫療人員的命當命的衛生官員,沒有資格說任何一句話——醫護人員沒裝備有可能染疫也沒關係,病人還是要顧。從去年疫情開始,先是指揮中心宣布「禁止醫護人員出國」,這並無法源依據也沒給補助跟獎勵,相關人士只能申請賠償退費共體時艱。
而業績不到,醫院沒錢,醫療人員薪水就會變少。醫療人員挺在最前線,連清潔人員跟傳送人員都很辛苦,大家努力守在最前線,政府之前答應要給的,醫療人員都在等,最好可以連健保制度也可以趁這個好時機一併改變,藍營的某些人,就閉嘴惦惦去穿太空裝就好。
自己不敢進和平所以穿全套隔離衣加氧氣罩。其實該注意的是院內人力以及資源的問題。
部桃的結果給我們看到,如果人力緊繃又需要到處支援(如資深住院醫師),就有機會發生交叉感染的情況,當時林口某醫院的院內感染,除了很幸運那幾間病房的醫療人員出入單純,加上人力勉強能調度,才有一些調整空間擠出隔離病房人力,但是對於資深住院醫師來說,到處支援是無法避免的除了古代惡劣的路況,攔路打劫的盜匪,沿途要抽稅的地方政權,都是運輸的一大障礙。
美國是個兩洋國家,與傳統的舊世界隔海相望,如果沒有安全的航線,美國的商品就沒有辦法運送到世界各國的市場。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大多數透過海運的貨品,都已經可以安全地運輸到目的地,開啟了全球商業市場的時代。美國今日的超強地位,一大半是建立在全球化的市場上,這一點美國人比誰都還要清楚。因為在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超級強權,強大的美國海軍擁有10幾艘的航空母艦,可以維持海上秩序。
美國過去雖然常會出現孤立主義的浪潮,不希望過度介入他國的內戰或危機之中,不過美國人分的很清楚,不介入他國事務與維持航道安全是完全兩回事。這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國,中國依照過去的歷史記載,宣稱擁有整個南海的主權,並不斷填海造陸,將許多根本不會露出海平面的暗礁,填高加固成人工島嶼,並宣稱擁有這些人工島嶼的周邊12海里領海與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EEZ)。
最新由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與海岸防衛隊所共同聯合發布的《海洋優勢報告》裡,在封面上就寫著「美國是個海洋國家,我們的安全與榮景取決於海洋。當時的美國政府提出了自由航行計畫,全力確保荷姆茲海峽通暢無虞。
不過若進一步來討論全球化的本質,將會發現這個出現還不到60年的字彙,其實是建立在二戰結束後,相對和平的海上運輸環境上。中國的這種行為與當年的伊朗幾乎如出一轍,利用擴張領海主張的方式,希望阻斷航道,以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標。
© 1996 - 2019 虚张声势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金湾花园